5月7日晚在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举办了一场庄重的中医药师承教育拜师仪式,我院以徐海波副院长为首的6名优秀学生师从首届“岐黄学者”方邦江教授名下。
▲学生呈拜师茶
届时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将同步推进方邦江教授岐黄学者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的建设,正式开诊收徒。
▲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授牌
▲方邦江教授、何胜君以及6名徒弟合影
在5月8日中医药师承教育拜师仪式展示后,方教授亲临我院脑病科查房,对神经重症脑出血患者把脉问诊。现场教授徐海波、邓德民等学生,如何进行中医个性化的辨证施治,同时传授妙方-补阳还五汤药。还耐心的讲解药方中重用生黄芩120g的原理:“以黄芩为君药,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血行,淤去络通;以当归臣药,尾长于活血,且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他还教导学生此方的精妙之处在于:“本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血行,活血而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方教授的不吝赐教彰显学者风范。
▲方邦江教授勉励学徒
方邦江教授,胸怀“上医医国,中医医人”的中医人情怀,恪守“中医一荣”情操,情系家乡。在抗击新冠肺炎最严峻的时刻,在左腿和第三腰椎受伤骨折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坐轮椅坚毅果敢投身抗疫,勇担武汉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五病区主任。
▲方邦江教授在雷神山医院
作为国医大师朱良春的关门弟子,他胸中有胆识、内心有底气,源于对中医治疗急症的文化自信,他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他始终坚持用中医药救治危急疑难患者,在援鄂救治新冠患者过程中,创新性提出“急性虚证”、“表里双解”和“截断扭转”的中医治疗新冠防治新策略,根据“四诊”拟定患者个性化救治方案,中医优势凸显,所属病区新冠患者零死亡,并取得“三个第一”(出院率100%、费用低、住院日少平均五天)。被中宣部评为抗疫英雄“十大楷模”,上海市评为沪上“领军人物”。
方邦江教授作为沪上中医急诊学界的领军人物,他的岐黄学者名医工作室的强强入驻,将为我院中医药在急诊、急救的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更好的促进医院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使中医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提升学生临床和科研教学能力,有利于培养中医药高端人才。
方邦江教授简介
方邦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救医学科主任,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援鄂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武汉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五病区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届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杏林讲座教授”、湖北省中医药大学“楚天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国际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欧洲中医药中心客座教授。先后师从于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晁恩祥教授、沈宝藩教授,全国首届名老中医陈如泉教授、陈绍宏教授,上海市首届名中医朱培庭教授等,是全国著名传统中医流派“孟河医派”和海派中医“顾氏外科”的学术继承人,国家区域诊疗中心(急诊医学与重症医学)、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急诊医学与重症医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急诊医学与重症医学)、上海市重要薄弱学科(急诊医学与重症医学)、上海市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急诊医学与重症医学)。
兼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全国常委兼中西医结合学组组长与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学会急诊分会全国常委兼中西医结合急重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会长等国内外学术职务。
近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科研奖励20余项,以课题负责人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迄今在本专业国际重症医学权威期刊《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等中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10部、全国规划教材9余部,发明专利8项。